为什么要做免疫组化?
许久以来,很多医生和患者经常问我们:“你们病理科为什么要做免疫组化?过去病理科不就是取取材,切切片,染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看一看就能诊断了,为什么你们现在动不动就要做免疫组化,少则几项,多则十几项,费用从几百到几千元,你们是不是离开了免疫组化就不会诊断了?”有的患者拿着住院费用清单问医生,这免疫组化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收这么多钱?有的医生就回应说:“不知道,这是病理科收的,你去问病理科吧!”其实大家的疑问和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今天就给大家伙科普一下免疫组化。
一、肿瘤细胞特异性抗体表达与鉴别诊断
为什么我们病理科要做免疫组化,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通过不同肿瘤细胞所表达的特异性抗体,来帮助我们病理医生更清楚的认识肿瘤细胞的真正来源,以纠正我们在主观认知上的偏差,以确保病理诊断的可靠性。从上个世纪50年代免疫组化技术的初步应用,直到今天,免疫组化技术的最重要的发展就是有上百种的肿瘤细胞特异性表达抗体的发现和应用,从而使我们认识肿瘤细胞的依据越来越具有客观性。
二、肿瘤恶性程度与预后
肿瘤良恶性质的判断是近现代病理学诊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也是绝大多数病患者最关心的临床诊断,没有之一,因此如何用科学的客观的指标来判断肿瘤的性质与预后,是百年来近现代病理医师孜孜以求的梦想,因此肿瘤恶性程度与预后的判断也就成为免疫组化技术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领域。近20年来,以P16(宫颈癌)、P504S(前列腺癌)、Ki-67(肿瘤增殖、预后监测)、PCNA(肿瘤增殖、预后监测)、P53(癌基因、预后监测)等为代表的数十种恶性肿瘤相关抗体相继被广泛应用于肿瘤性质的判断和预后,从而使恶性肿瘤的辨识更加精确。
三、肿瘤药物的使用指导
病变一旦被诊断为恶性肿瘤,那么下一步传统治疗除了手术,就是放化疗了,进入21世纪,分子靶向治疗又逐步在国内广泛应用于乳腺癌、肺癌、胃癌、结直肠癌、膀胱癌、胰腺癌、肝癌、胃肠间质瘤等诸多肿瘤方面,尤其是在复发转移病例中,几乎成为肿瘤治疗的终极方案。那么如何去判断和筛检一个肿瘤病人可以使用的化疗和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的范围,以及判断其多重耐药的可能性,却成为一个业界公认的难题!而近十几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肿瘤药物相关基因和蛋白的发现,我们可以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来检测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来初步判断患者化疗和分子靶向药物的适用范围,为下一步更精确的检测提供筛检依据。
免疫组化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病理学中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已经成为常规病理诊断中不可替代的辅助诊断技术,更是病理科质量控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一句话总结,那就是常规病理学诊断、常规病理学技术和免疫组化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病理科的“三驾马车”,只有它们齐头并进,共同发展,我们病理诊断质量才能真正的有所保障。
我院病理科已于今年开展免疫组化技术,现拥有72种抗体,可用于对绝大部分的疑难病例进行鉴别诊断,为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