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在分秒之间,救在生死边缘!我院急诊科成功施行数例心肺复苏
我国每年大约有50多万人死于心源性猝死
心肺复苏术,简称CPR
是针对骤停的心脏和呼吸采取的救命技术
作为抢救猝死的首要技术
对恢复患者自主呼吸和自主循环至关重要
是挽救患者健康和生命的有力手段
这天入夜,“120”的蓝白闪灯照彻急诊大厅,一位患者被迅速推入抢救室1号床位。十分钟前,患者被路人发现倒在路边,失去意识。送到医院时,心电监护屏幕上,他的心跳已是一条直线。
急诊科医护人员立即就位,查体发现患者头顶部有10cm的纵向创口,渗血明显,双侧瞳孔散大,无自主呼吸,未闻及心音。随即予以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辅助呼吸、胸外按压、开放静脉通道、肾上腺素静脉注射……一系列动作在几分钟之内完成。
“1001,1002,1003……”患者因创伤导致呼吸心跳骤停,情况非常危急,心肺复苏一刻没有停歇,抢救争分夺秒地进行着。“病人无心跳呼吸,继续给予胸外按压!”持续按压施力下,汗水在白大褂上氤出道道痕迹。心电监护屏幕上的数字和折线,牢牢牵动着在场所有人的心。终于,经过急诊医护人员几番轮流按压,病人恢复了窦性心律,随后转入ICU接受进一步治疗。
午后的一天,救护车的警报声打破了平静。“患者心跳呼吸骤停!”“什么情况?”“有机磷农药中毒!”“立即开展心肺复苏!”急诊科医护配合默契,洗胃、开通静脉通道、急查血胆碱酯酶、静推阿托品……洗胃液进出胃内循环往复,混合着农药的胃内容物顺着管壁往外涌出,刺鼻的味道充斥整个抢救室。
原来,患者因家属去世心情抑郁,半小时前被家人发现口吐白沫昏倒在家中,身旁摆放一瓶农药。“你们一定要救救他呀!”患者家人在抢救室外痛哭不止,这一系列的变故让整个家庭心力交瘁。问起患者什么时候、喝了多少农药,他们答不出,值班护士一直在旁边轻声安抚。
历经数个小时的全力抢救,患者的病情终于稳住,各项生命体征控制在正常范围。此时街灯已渐次亮起,疲惫的医务人员、双眼红肿的患者家人都稍稍松了口气。
冬天洗澡一不小心就会时间过久,而有心血管疾病的人,长时间待在密闭缺氧的空间中,极易出现大脑和心脏出血。这是一位心肌梗塞患者,家属发现他洗澡时间过长后进去询问,这才发现他已神志不清,捂着胸口晕倒在地。
120人员到达现场后立即实施就地抢救,并送至我院急诊。推进抢救室后,急诊医护人员反应迅速,接过了他生命的“接力棒”,立刻予以胸外心脏按压同时组织抢救。
“马上心肺复苏!准备呼吸器、除颤仪!”3分钟过去了,心肺复苏仍在继续。“我来替你!”医护人员相互接替,为患者进行心脏按压。但患者的呼吸和心跳仍没有恢复,室颤仍在继续。“再来一次!”20分钟过去了,历经上千次不间断的心脏按压、先后数次心脏除颤,终于:“有了!心跳恢复了!”心电图显示,患者恢复窦性心律,抢救成功了。
患者突发脑出血,呼吸心跳骤停,心肺复苏抢救成功!
患者胸闷气喘,随后意识丧失,心肺复苏抢救成功!
患者车祸外伤,呼吸心跳停止,心肺复苏抢救成功!
患者呼吸心跳停止10分钟余,心肺复苏抢救成功……
回想抢救过程,急诊科医生感慨道:“这几位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只是我院急诊科千千万万抢救案例中的缩影。每一次成功抢救,都依托于我们对急救技能的日常培训、反复练习、定期考核。我们急救医护人员之间默契配合,抢救工作流程无缝衔接,才能使每一次的抢救工作不留遗憾。”
指针滴滴答答走过,对大多数人而言这只是生活中稀疏平常的日日夜夜,可是在急诊科,死亡的阴影与生的希望每时每刻在这里交织。每一次成功的抢救,一个个陌生的名字背后,是对生命的呵护、乃至家庭悲剧的阻止。
近年来,我院高度重视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五大中心的建设,顺利通过“中国基层胸痛中心”、国家级“卒中中心”、“江苏省防治卒中中心”、“江苏省创伤救治联盟成员单位”、“江苏省高危孕产妇救治联盟理事单位”认证授牌,并配备了DSA等急救设备。通过急诊医疗体系建设,我院全方位整合医疗资源,不断提升急危重症救治质量和效率,提高急诊救治成功率,为县域内及周边地区人民的健康和生命提供全方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