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冻模式”,最低-6℃!取暖时谨防低温烫伤
寒潮大风、雨雪和-6℃
速冻模式即将开启
随着冷空气的来袭
各种取暖设备纷纷登场
这些取暖用品携带方便、取暖效果好
可许多人也因使用不当造成烫伤
这就是医学专家所说的低温烫伤
低温烫伤在冬季高发
约占冬季烫伤的三分之一
低温烫伤是指机体长时间接触中等温度(一般指44℃—50℃)的热源,造成从真皮浅层向真皮深层及皮下各层组织的渐进性损害,损伤程度与接触时间成正相关。 有研究表明,当49℃的热源持续接触皮肤3分钟,可导致表皮损害,超过9分钟表皮将坏死;44℃的热源持续接触皮肤6小时,将导致皮肤不可逆损伤。 尽管此类烫伤的创面面积看上去较小,早期大多只是可见红肿、水疱,但实际可能损伤至皮下组织、肌肉甚至骨骼。 另外,四肢是平时使用取暖工具最多的部位,但由于四肢血液循环较差,若伴有糖尿病、中风后遗症等疾病,更容易导致创面难以愈合,形成慢性溃疡,并因此留下疤痕,甚至需要植皮治疗。 低温烫伤因常见水疱,易误诊为Ⅱ度损伤,但事实上多为深Ⅱ—Ⅲ度损伤。 低温烫伤和高温引起的烫伤不同,创面疼痛感不十分明显,仅在皮肤上出现红肿、水泡、脱皮或者发白的现象,面积也不大,烫伤皮肤表面看上去烫伤不太严重,但创面深、严重者甚至会造成深部组织坏死,如果处理不当,严重会发生溃烂,长时间都无法愈合。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低温烫伤发生初期,损伤皮肤的层次较浅,就在真皮和表皮间形成了小水疱。这时候,如果及时移除热源,损伤就不再发展。但烫伤者常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及时发现损伤,导致进一步伤及真皮深层及皮下组织。 婴幼儿 表达能力欠佳,如果监护人照看不周,很容易导致烫伤。 女性 女性冬季手脚冰凉现象比男性常见,会更多地使用取暖工具。 糖尿病、脉管炎、 中风后遗症等患者以及老年人 因局部皮肤感觉功能减退或障碍,易受到烫伤伤害。 麻醉术后患者、醉酒、过度熟睡的人 因意识不清,易发生低温烫伤。 01 降温处理 在低温烫伤后,立即用冷水冲洗烫伤的部位,以降低伤口的温度,缓解疼痛并将烫伤的伤害降到最低,如果发现烫伤脱皮的现象,改用浸泡的方式进行降温,降温时间应在15~20分钟为最佳。 02 消毒杀菌 在降温过后,使用碘伏或者生理盐水进行消毒杀菌,以免伤口感染。 03 适量涂药 涂抹适量的烫伤膏,能够有效止痛,并促进伤口细胞的修复。 04 及时就医 如果发现烫伤情况比较严重,烫伤部位的皮肤呈红褐色或灰色,并且烫伤面积过大,无法自行处理,建议立即就医治疗。 低温烫伤的过程犹如温水煮青蛙,烫伤发生时不易及时察觉,想要避免低温烫伤关键在于提前预防。高危人群使用取暖物品时,无论自我还是家人都需格外注意。 首先控制好温度,因为温度越高造成烫伤所需的时间越短。一方面可直接调低取暖物品的温度(如电热毯调成低热档等),另一方面取暖物品不要直接接触皮肤(如热水袋裹一层毛巾等)。 其次需控制好时间,避免长时间的接触同一部位,更不可在熟睡时使用接触类取暖物品。 最后也是最根本的就是尽量避免使用“暖宝宝”之类的取暖物品,通过多穿衣保暖才是最安全的方法。 把脚缓缓伸进热水里,舒适惬意的泡个脚是多数人冬天的选择。 专家告诫: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泡脚,对于部分人群来说泡脚之弊远大于利。“比如说你的脚扭伤,或者是脚局部受伤,在短时间内是不宜泡脚的,因为泡脚以后,可能会造成局部肿胀加重,不利于它的恢复,另外下肢手术以后短时间内也不宜泡脚。” 足踝扭伤之后,韧带和肌腱等软组织会有不同程度的撕裂损伤,泡脚会明显加重损伤程度和疼痛程度。下肢手术后伤口尚未完全愈合时,泡脚容易造成局部感染或出血。除了足部扭伤和手术后恶患者,其他几类人群也不适合泡脚,比如足部有皮肤病或破溃患者;妊娠期和经期女性;严重心脑血管病及肿瘤患者;静脉曲张、静脉血栓、下肢动脉闭塞的患者;严重糖尿病、糖尿病足患者;严重贫血、体虚之人。 提醒大家注意这几点:第一,泡脚的时候水温不宜过高,尤其是一些老年病人。第二,泡脚的时间不宜过长。第三,泡脚后额头和后背微微有点出汗就可以”。泡脚水的温度建议在40摄氏度左右,泡脚时长15~30分钟,如果用的是电动泡脚盆,时长要控制在20 分钟以内。饭后最好休息一个小时再泡脚,以晚上7至9时或睡前两小时为宜。泡脚时不要看电视、看书或刷手机,否则容易在不知不觉中导致“低温烫伤”,低温烫伤后创面痛感不明显,但皮肤会出现红肿、水泡、脱皮或者发白,如果处理不当会发生溃烂。一旦发生低温烫伤,应用冷水敷皮肤表面,严重者要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