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厕VS坐厕,你真的选对了吗?
如厕 是再简单、平常不过的事了,很少有人会把如厕与不安全联系到一起。
可美国疾控中心的研究数据却显示,美国每年有20多万人在如厕时发生意外,并入院治疗!
听说了这些,很多人往往会纠结:你是不是开始纠结,蹲厕和坐厕,到底哪个更健康、更安全?
今天我们就来辩一辩这个事
蹲姿 VS坐姿,哪个更利于排便?
毫无疑问,蹲姿如厕比坐姿更顺畅。
要想了解那种如厕方式更利于排便,我们就需要了解下人体的肛门结构。
简单的说,人体的肛门内侧约6厘米的位置,有一个被称之为“肛直角”的结构,它是直肠与肛管的轴线形成的夹角,作用是截留住大便。如果没有肛直角,大便到达直肠后便会直接排出体外。
理论上讲,肛直角越大,直肠越直,排便就越顺畅。正常坐姿时,肛直角大约是80°~90°,而蹲位时肛直角可达到100°~110°。耻骨直肠肌在蹲姿状态下更为放松。此外,蹲姿时腹部压力比坐姿大,排便时腹部就可以少用一些力,加速排便。
因此,蹲姿如厕,更利于排便。
蹲厕VS坐厕,哪种方式让身体舒适度更高?
蹲厕虽然更利于排便,但是马桶的广泛普及足以说明,坐厕 的 舒适度更高。
我们对比下蹲厕和坐厕时,身体承受的压力。
标准的蹲姿是:双脚完全着地,臀部自然下沉贴近脚踝,双腿分开。蹲厕时,腿和膝盖受压较大,时间长了,容易导致下肢血液循环不畅,出现头晕、腿麻等情况,有膝关节损伤、滑倒甚至骨折的风险,还会增加心血管系统负担。
而坐厕则轻松舒服很多,身体大部分重量由马桶承担,腿和膝盖受压较小,且坐姿状态下腹压较小,不会给心血管造成太大的压力,可以很大程度减少头晕、腿麻、关节磨损、血压突然升高等意外情况发生,安全度较高。
因此,蹲厕虽然利于排便,但 坐厕 更适合 孕妇、年老体弱、行动不变 和 心脑血管疾病 等特殊人群。
蹲厕VS坐厕,谁更健康科学?
相比较如厕方式,健康的排便习惯更为重要。
综上,蹲厕和坐厕各有利弊,我们应遵从习惯,结合自己身体情况,找到适合自己的最舒服姿势。同时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一是定时排便。养成定时排便习惯非常关键,每天清晨起床后排便是个不错的选择,将积累了一天一夜的排泄物彻底排出来,身心特别舒畅。排便频率控制在一天1-2次,如果偶尔有一两天或几天拉不出便便,也不要焦虑。
正常的作息时间被打乱,长途旅行等,都有可能对排便产生影响,短时的排便不规则很快就会恢复。
只有每周排便少于3次,排便困难,且大便干结,这样的情况持续时间较长,才有可能是便秘。
二是严控排便时间。无论是蹲厕还是坐厕,排便时间都不应过长。排便时肛门位置较低,承受的压力较大,如果排便时间过长,直肠静脉长时间充血,静脉回流不畅,容易形成静脉团而诱发痔疮。
最好把时间控制在3分钟以内,最长不要超过5分钟。
温馨提示
对于不能接受蹲厕的便秘患者该怎么办?
对于排便困难又要采取坐姿如厕的人,可尝试在脚底下放一个小板凳或倒扣一个不锈钢盆,大约二三十厘米高即可,以减少大腿和躯干的夹角,达到模拟自然蹲姿的效果。
抬高腿部后会使肛直角变大,从而更顺利的排便。排便时上身可微微前倾,脚部借助板凳或盆底用力。但一定要注意,切勿用力过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