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糖食品,与你想象的不一样
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迅速增长,已成为第三大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在我国就有近1亿的糖尿病患者。
所以很多商家看到了这个巨大的商机,为迎合大众追求“健康绿色饮食”的想法,从而打出“糖尿病专用食品”、“无糖食品”等宣传口号。
但是
贴了无糖标签的食品是否就真的代表“无糖”呢?
其实不然。
所谓无糖食品的真相是:
市面上的无糖食品一般是指不含蔗糖(甘蔗糖和甜菜糖)、葡萄糖、麦芽糖、果糖等的甜味食品,但是无糖食品可含有糖醇(包括木糖醇、山梨醇、麦芽糖醇、甘露醇)等替代品。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无糖或不含糖”是指固体或液体食品中每100克或100毫升的含糖量不高于0.5克。
为什么无糖食品尝起来还是甜的呢?
因为食品中添加的甜味剂的作用。目前,在无糖食品中常用的甜味剂有几类:
一类是糖醇类:如木糖醇、山梨醇、麦芽糖醇等,甜度与蔗糖差不多;
另一类是非醇类化学合成的:如糖精、甜蜜素、阿斯巴甜、安赛蜜(AK糖)等,它们的甜度高、用量少、热值小;
还有一类天然甜味剂:如甜菊糖、甘草酸二钠,因为是天然的,安全性较高。
虽然这些甜味剂不会参与血糖的代谢,但不代表长期食用不会给身体带来其他负担。高效甜味剂有刺激食欲的作用,可能引发肥胖,即使是多数人看好的糖醇类在过量摄入后也可以引起腹泻,少数腹泻效应虽然小,吸收后从尿液排出也会增加肾脏的负担。
所以无糖食品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并不绝对的安全:
1 . 无糖食品表面上“无糖”,实际上这种食品多为饼干、糕点类,制作过程中所使用的精制米、精制面,本身就有升高血糖的危险;
2 . 无糖食品在加工的时候使用不会使血糖升高的甜味剂替代添加糖,一般来说,代糖在允许范围内使用是安全的,但对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青少年还是要避免长期大量食用。
3 . 无糖食品往往为了保证口感,会添加较多的脂肪,吃得多了不仅会使血糖升高,还有高血脂的风险。
当然,并不是说无糖食品也有“糖”,糖尿病人就要杜绝食用无糖食品。糖尿病患者可以吃,但是要把这些食品折算进主食中,定量食用。
比如说一天的主食定量是5两,如果已经吃了1两无糖饼干,那就只能再吃4两主食了。
如何正确选择无糖食品呢?
1 . 看清配料表:无糖食品配料中并不含有糊精、麦芽糖、淀粉糖浆、玉米糖浆等系列的淀粉或者它的水解产物,只会含有一些糖醇类的物质,但要尽量少选择含有阿斯巴甜、甜蜜素、安塞蜜等甜味剂的产品。现在市场上有很多所谓的无糖食品,在食品标签中仅笼统地标着使用了“甜味剂”、“复合甜味剂”等极不规范的名称,而不注明甜味剂的真实化学名称。
2 . 看营养成分:有些无糖食品的糖醇类含量少,而能量却不低的原因可能在于含有大量的油脂类,这种食品就要少吃,降低脂肪过多引起的风险。
人类的机体很复杂,是个天然的化学反应器,即使是市面上合格的无糖食品也含有大量的淀粉,吃多了还是会引起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波动,因此,糖尿病患者还是要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在摄入碳水化合物的同时,多食用粗粮和高膳食纤维的食物,以减缓碳水化合物吸收的速度,保证血糖的平稳。
此外,糖尿病患者在生活中还要警惕隐形糖的陷阱,有的食品吃起来不甜,但是糖的含量却是相当地高,例如肉干、肉脯、话梅,红烧类菜,烧烤酱、番茄酱等调味酱汁,调制咖啡和豆浆等这些都是藏糖高手,对于这些食品,要尽量少吃或不吃。